周佳:卧龙古韵,渔村记忆-凯发真人注册

  您的位置:   凯发真人注册-凯发官网平台>>自身建设>>学习园地
     
周佳:卧龙古韵,渔村记忆
发布时间:2023-08-07 17:56    

  沐浴着四月的春风,我随昆明民进开明书画院的老师们一行,来到了呈贡乌龙古渔村考察。大家下车步行,蔚蓝的天空下展现出一幅油画般的风景线,一大片绿油油的、已结籽的油菜花田簇拥着一栋栋古老而沧桑的民居,几棵高耸的大树像一座座地标,抬头即望到远处一大片二层土木结构的土掌房,有昆明传统一颗印、半颗印建筑,是典型的“走马转角楼”以及“四马推车”“三合院”“卷山草顶房”等传统民居。十字型路标上朝东南西北指引着各处的名字,乌龙小学旧址、卧龙茶叙、清风美术馆、图书馆、滇师工法工艺馆等等。几年前,我曾在附近不远的滇池星城住过一段时间,没想到时过境迁,乌龙村变化会如此之大,保留下的古民居得到很好的修缮保护,而因地制宜新建的仿历史建筑或构筑物也延续着本地渔村的传统风貌,相得益彰。

   

  当我们迈入一座用土砖、石基、黛瓦、木材等由当地工匠采用传统建筑工艺,新建而成的三进三井四合院民居内,首先眼入眼帘的是挂在正屋门头上的一块黑底宽匾上,刻有“耕读传家”四个大字,乌龙村历代崇尚耕读文化,延续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生活境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为既学做人,又学谋生。院内有一展馆,里面陈列的都是乌龙村村庄搬迁前,普通村民家常用过的老物件,如簸箕、碗篮、打风车、竹耙、大称、斗、升、木犁、渔网、蓑衣等等,让人回味和怀旧。乌龙地肥土沃,过去是呈贡的鱼米之乡,古时本地居民种地捕鱼为生,蚕豆、稻谷、麦子、包谷等皆为传统作物。馆内的人文风情图片和家居生活器具重现了滇池古渔村的历史。如镇宅瓦猫,其造型奇特,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体现了云南独特的建筑民俗文化。外地游客常说,云南有只“猫”,就喜欢“呆”在屋顶上,守望旧时光。

   

  据记载:乌龙浦因村内垂恩寺保存的康熙四十七年1708所立的《卧龙浦垂恩寺常住碑记》“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得名。村落背靠呈贡七星山,北临滇池,是一个“靠山、滨湖、水绕”的美丽村庄。乌龙浦与滇池西岸的凤凰山观音山遥遥相对,一湖之隔,乌龙与凤凰,寓意龙凤呈祥。七星山山脚伸入滇池,形成背风海湾,夏秋之季,河水日夜奔流,湖中鱼群逆水上游,故为渔浦。所以乌龙古渔村既是老昆明传统文化腹地,也是渔耕文化记忆的传承地。如今乌龙古渔村已更名为卧龙古渔村,这正是历史的沿袭。

   

  乌龙古村的渔耕文化汇集了滇中地区农业生产、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游人来这里寻找从前的记忆,孩子们也可以找到田园生活的乐趣,哼着民谣“天苍苍、野茫茫,小渔船里小儿郎,打渔收谷田里忙,卖了鱼米去换糖。”据说,清代和民国时期,这里是天然的避风港,入夜时,渔船灯火和星空月色相交映,呈现出“半江渔火”犹如繁星的美景,故名“渔浦星灯”,是有名的老呈贡八景之一。

   

  世间万物,美美与共。著名画家王广范老师驻足在院子里的一副对联前,若有所思。“花木清香庭院深,琴书雅趣书堂幽”,王老师于八十年代加入民进,那时他还是一位2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子,退休后,他一直情系民进事业,带领昆明民进画院的画家们用画笔来宣传美丽春城,描绘滇池故事。一场“化美为真,见众生”田小平油画展正在此举行,田老师系湖南湘西人,画展所展示的是云南少数民族人物肖像系列,满足了我们心中的东方神韵和民族美感,真是“细看画中意,幸会画中人”。

   

  当我们走进旁边一座“一颗印”中华传统榫卯木制古建筑工艺的院子,看到费孝通先生题写的匾牌,这不是“冰心默庐”的再版吗?民进先贤、“二十世纪的同龄人”冰心先生昆明生活与文学回顾展正在此院举行。“繁星爱之光,春水生之意,寄与世世代代的小读者”,我们怀着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宗璞寄语之情,观看冰心先生一家于1939年居住在呈贡的临时住所“默庐”里的一张张其乐融融,温馨备至的老照片。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冰心一家于1938年辗转到达云南昆明,后又因日机轰炸迁到郊外的呈贡,住在“华氏墓庐”,冰心将它改名为“默庐”。冰心于1940年2月在香港《大公报》发表《默庐试笔》,文中提到:我的寓楼,后窗朝西,书案便设在窗下,只在窗下,呈贡八景,已可见其三,北望是“凤岭松峦”,前望是“海潮夕照”,南望是“渔浦星灯”。窗前景物在第一段已经描写过,一百二十日夜之中,变化无穷。冰心先生笔下滇池沿岸的美景可以引起我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以及对先生的深切怀念。

   

  我默读了先生的一首小诗《灯塔浪花》“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先生好友巴金曾评价:“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先生已远行,但她的精神和光芒永远在无数人心中闪亮着。

   

  图展中介绍呈贡飞机场修筑于1940年冬至1941年夏,选址于可乐村的牛头山和乌龙浦的七星山之间。在七星山上,建有油库、雷达站等,机场投入使用后,成为陈纳德率领的中国空军志愿队和援华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的重要基地之一,进驻过中型,重型战斗机,是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飞虎队抗日遗址群落。我曾经去七星山机场旧址参观过,那里有一座两层楼的飞虎队主题私人收藏馆和一家餐馆,只是我去的那天收藏馆没有开放,留下些许遗憾。乌龙浦村民修筑机场参加抗战的历史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见证。

   

  “卧龙古韵,渔村记忆”,这是华侨城倾心为呈贡呈现的乡村田园及自然和人文的生态景观。同样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起一位湖南老乡,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沈从文先生,沈先生抗战时期随西南联大迁昆明任教授。1939年4月,沈从文及夫人张兆和一家搬到呈贡桃源村(今乌龙浦村)杨氏宅院住了两年,此院落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重檐二层土木结构民居。据了解,抗战时期,中法合办昆明友仁难童学校迁乌龙垂恩寺,该校负责人和部分教员客居于此,其中有孙福熙,沈先生等。

   

  沈先生在《忆呈贡和华侨同学》文中写到:“抗战时期,我和我家中人住在云南滇池边呈贡县一个叫做“龙街子”的小村里。那里有个华侨中学。是因为避敌机空袭,从城里迁到乡下的,共有三百多名华侨男女同学,分住在两个小庙中。应校长邀请,我也在那里尽义务教点作文。”沈先生提到华侨同学们身上的良好表现:“这些同学来自南洋各个不同地方的,有的和家中人早已失去联系,生活相当穷困,有的又还经常有点接济。他们品质中最可贵的一点,是在困难中相互热情帮助的精神,表现得特别好。常常一个人把家中寄来的钱完全借给大家做伙食,并不指望收回,等于全部捐献!年长一些的关心年幼的学习和生活,也成了一种习惯。这些好品质给我印象深刻。”就是这样一群在“避难中学”的学生们,后来他们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他们中部分同学随曾驻扎在呈贡的第一次远征军第五军200师的摩托化装甲团赴缅抗日,师长是抗日英雄戴安澜将军。有四位同学在滇西抗日战场壮烈牺牲。沈先生文中还提到,华侨同学住的那个小庙,院子里有两个小花台,上面种有铁脚海棠和一株榆叶梅,开花时如一丛青春火焰一般。还有呈贡特产饭碗大的宝珠梨、石榴、桃子等。据了解,当地已修缮保护好沈先生的旧居。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我见到几位外地画家在古村落的一座观景台上写生,对象即对面的古老渔村。王广范老师倚靠在柱子旁,一边和他们交流,一边构思着自己的创作素材,似乎已胸有成竹。我脑海里也想着,今后滇池周边的传统古村落都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展现出一幅幅浪漫的画卷,如一段美文:一年四季让人难忘,春天鸟语花香,夏天蝉鸣蛙叫,秋天有满满的收获,冬天一片寂静。

   

  也许是机缘巧合,现今的华侨城和过去的华侨中学同名,彼此的缘分就这样通过呈贡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了一起。咱们寄望华侨城不负众望,共同守护好这一片滇池古村落,把历史建筑“保育”起来,再现“渔浦星灯”的乡愁。“滇池兴,则昆明兴”,我们云南民进人当不负重托,做好滇池治理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我们当踔厉奋进,为建设好美丽春城积极奉献民进力量。

   

作者周佳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参政党理论和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省企联会常务理事、民进昆明市委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通联地址: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拓东郡6栋1412  13888192223

 
    >> 相关文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云南省委员会制作维护
滇icp备09009517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
邮编:650031

"));

凯发官网平台的技术支持: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系统运营:云南途毅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地图